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憂鬱症自2020年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健康威脅,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最嚴重的健康問題。疫情加劇焦慮與憂鬱情緒!美國疾病管制署調查顯示,近三分之一家長發現孩子的心理健康明顯惡化,臺中榮總亦指出,76.9%兒童個案運動量減少、睡眠品質下降、飲食變差,甚至藥物使用增加。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因此秉持「看不見的傷,更需要看得見的愛」,提供心理支持、家庭陪伴及兒童情緒教育,協助孩子與家庭面對憂鬱症。肯愛協會亦是台灣首個由憂鬱症病友組成的非營利組織,讓更多人看見憂鬱症患者的需求與生命力。

「安全感帆布包」:藝術療癒與公益結合
蹦創意品牌長期以感官創作關注內在旅程,運用藝術設計讓文創品不僅是物件,更是與內在對話的橋樑。藝術家嚕蹦-黃彥慈曾走過身心低谷,蹦創意將其畫作《安全感,就是擁抱自己的心》,轉化為「安全感帆布包」。並攜手肯愛協會,透過圖像傳遞「肯愛自己,也肯愛彼此」的理念,陪伴每顆渴望被理解的心。每售出一個帆布包,將捐出10%收益予肯愛協會,支持憂鬱症關懷與教育,讓愛持續傳遞。
從霸凌到重生:肯愛如何成為心理支持的力量
肯愛協會的服務對象涵蓋各年齡層,其中包括因長期承受職場霸凌,導致失眠、焦慮,甚至依賴藥物的成人個案。透過團體活動、運動減壓與正念練習,肯愛協會協助他逐步走出憂鬱,擺脫藥物依賴。這段療癒之路雖歷時三年,最終仍帶領他迎向新的人生旅程。

肯愛協會:服務與教育雙軌並行
肯愛服務——從護家到陪伴,讓愛成為支持的力量
肯愛協會在城市與偏鄉提供多元的支持計畫,特別關懷雙障家庭(經濟弱勢且有精神健康需求的家庭),透過「護著你長大」、「巴肚呷乎飽」、「童年的陰影需要照亮」等計畫,滿足兒童與家庭在經濟、教育、照護與心理層面的需求。同時,協會也提供紓壓療癒活動,例如「忘憂路隊長」、「不老鼓手」,以音樂與運動協助長者與不同年齡層的憂鬱症友調節身心健康。
肯愛教育——EQ學苑,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
近年來,兒童情緒管理日益受到關注。協會於2023年成立EQ學苑,結合《黃帝內經》情志理論與現代心理學,開發「情緒吉力偶」角色,幫助孩子認識七種基本情緒,並學習如何表達與調節。課程包含穿越劇、DIY情緒小手作、親子活動等方式,藉由遊戲深化學習。
未來展望:讓心理健康與情緒教育成為每個人的權利
疫情讓社會對心理健康問題有了更深的體認,肯愛協會期望透過服務與教育,推動心理健康與情緒教育普及化,讓孩子與家庭都能獲得支持。未來,肯愛將持續擴展服務範圍,深化教育影響力,讓更多孩子在愛與理解中成長,勇敢迎向未來。
「肯愛就有希望,肯愛就是力量」
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網站:https://www.canlove.org.tw/
肯愛協會 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nlove.org.tw/
文章出處:經濟日報 https://reurl.cc/vpyO3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