📢布農族的小米除草祭🔨🌱
在布農族小米除草祭的傳統儀式中,我們不僅祈求大地豐收,更一起感受土地的力量,釋放心靈壓力。透過與大自然的連結,體驗除草的節奏,讓忙碌的心找到平靜,體會傳統文化中的療癒能量。

🌱小米與心情💕的對話:部落文化小學生體驗🌱
「一開始我真的很擔心自己做不好,但最後我發現,只要慢慢來,就一定可以做到!」國小五年級的阿宇(化名)笑著說道。2月22日,他參加了肯愛海端部落的 「部落文化教育課程」,這一天的體驗不僅讓他學習了部落的傳統文化,也讓他第一次真正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,並學會如何面對挑戰與壓力。
🔥晨間出發:緊張與期待交織
活動當天,阿宇和同學們一早集合,準備前往新武國小參與這場特別的文化體驗。當老師讓大家閉上眼睛,深呼吸並感受自己的心情時,阿宇偷偷地睜開一隻眼,看看四周的同學。**「有點緊張,又有點期待,不知道今天會不會很難?」**他心想。
當老師請大家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心情時,有人說:「興奮!」有人說:「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!」而阿宇小聲地說:「有點擔心,因為我不太會做手工。」老師點點頭,微笑著告訴他:「沒關係,等一下我們會一起學習,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會遇到挑戰,但我們可以慢慢克服。」

🌾小米除草祭:發現文化中的情感🌾✨
第一個活動是布農族的小米除草祭典,老師介紹了這項儀式的意義,並說明祖先如何透過祭典表達對土地的感謝與尊敬。當阿宇看到老師點燃香草,口中唸誦傳統祭詞時,他覺得這一刻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。
「為什麼我們要感謝土地?」阿宇小聲問身旁的朋友。
「因為土地給我們糧食,讓我們活下去啊!」同學回答道。
阿宇點點頭,這是他第一次真正理解,食物的背後,原來有這麼多感謝與情感連結。
🐦趕鳥器製作:從挫折到成就
接下來是 趕鳥器製作,這是一項傳統農耕智慧,透過聲音嚇跑啄食小米的鳥類。老師發下材料後,阿宇發現,他的木片怎麼都綁不好,線也一直打不緊,讓他感到很挫折。
「怎麼辦,我做得好爛……」他低聲嘟囔,甚至有點想放棄。
這時,旁邊的老師蹲下來對他說:「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生氣或沮喪?我們來想一個辦法吧。」老師拿起他的趕鳥器,慢慢地示範怎麼調整線的鬆緊度。
阿宇深吸一口氣,重新試了一次、兩次……終於,他的趕鳥器發出了清脆的聲音!「成功了!」他開心地笑了出來,原本低落的心情瞬間轉變成滿滿的成就感。

🍲小米南瓜燉飯:從味道感受家的溫暖🍲
到了中午,孩子們開始準備 「小米南瓜義式燉飯」🍲,這是將傳統食材與現代料理結合的創意料理。阿宇和小組成員一起切南瓜、翻炒小米,當濃郁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時,他突然想起了媽媽在家煮飯的味道。
「這個味道好像我媽煮的南瓜粥!」他驚喜地說道,老師微笑著問:「這個味道讓你想到什麼?」
「想到媽媽以前煮飯給我吃的時候,我覺得很幸福。」阿宇靦腆地笑了。老師點頭說:「食物和情感是連在一起的,當我們吃某些食物時,會想起家人、朋友,這就是食物帶給我們的情緒記憶。」
這讓阿宇開始思考,原來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,還能帶來溫暖的回憶。


💬情境卡分享:學會面對情緒💬
下午的 「情境卡」活動 是阿宇最喜歡的一部分。他抽到了一張卡片,上面寫著:「當你很努力但沒有成功時,你的感覺是什麼?」
這讓他想起剛剛製作趕鳥器時的挫折感。於是,他大方地分享:「我剛剛做趕鳥器時,一開始怎麼都做不好,真的很生氣,還想放棄。但是老師幫我找到問題,結果最後成功了!」
其他同學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,有人說:「我考試沒考好時,覺得自己很沒用。」老師告訴大家:「當我們有這些情緒時,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,這些情緒從哪裡來?我們能不能換個方式看待它?」
透過這次討論,阿宇發現,原來每個人都會有失落、挫折或難過的時候,但重要的是 如何面對這些情緒,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
✨結束一天的體驗,收穫滿滿💕
活動最後,老師請大家寫下今天的感想,阿宇在紙上寫道:
「我學到了,不管是文化還是心情,都是慢慢學習的,只要不放棄,就一定能進步!」
回家路上,阿宇的心情變得輕鬆許多,他不再害怕自己做不好,因為他知道,情緒就像做料理一樣,慢慢調整,就會找到最好的味道。
這一天的部落文化體驗,不僅讓阿宇學會了小米耕作與傳統智慧,也讓他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。或許,這不只是一次課程,更是一場關於成長的旅程。💕